
一、設計理念
以“民族復興,國慶同歡”為主題,通過綠雕藝術展現中國在民族復興道路上的偉大成就,以及國慶的歡樂氛圍。融合中國傳統文化元素、現代科技元素和陜西地方特色元素,體現西安作為歷史文化名城和現代化大都市的獨特魅力。
二、綠雕設計
-
主景綠雕:設計一個巨大的“復興號”高鐵綠雕,象征著中國高速發展的現代化進程。高鐵車身周圍環繞著各種鮮花和綠植,代表著繁榮與生機。在高鐵頭部設置鮮艷的五星紅旗,突出國慶主題。
-
輔助綠雕:
-
在主景綠雕周圍布置一組傳統的華表綠雕,體現中國的悠久歷史和文化傳承。
-
設計一些兵馬俑綠雕,展示陜西的特色文化遺產。
-
制作一些象征56個民族的人物綠雕,手牽手圍繞在主景周圍,寓意民族團結。
三、綠雕周邊布置
-
花海景觀:在綠雕周圍大面積種植各種色彩鮮艷的花卉,形成美麗的花海,如牡丹、菊花、月季等,營造出繁花似錦的景象。
-
燈光效果:設置多彩的燈光,照亮綠雕和花海,夜晚呈現出絢麗的視覺效果。可根據不同的場景和時段調整燈光顏色和亮度,增加節日氛圍。
-
文化展示區:在周邊設置展示區,通過圖片、文字等形式介紹中國的民族復興歷程、國慶的歷史意義以及陜西的文化特色。
-
互動區域:設置一些互動設施,如拍照打卡點、留言板等,讓游客能夠參與其中,留下美好的回憶和祝福。
四、植物選擇與養護
-
選擇適合當地氣候和季節的植物,確?;ㄆ谳^長,顏色鮮艷。同時,注重植物的搭配,形成層次豐富的景觀效果。
-
安排專業的園藝人員進行日常養護,包括澆水、施肥、修剪、防治病蟲害等工作,保證植物的健康生長和綠雕的美觀。
五、展示地點選擇
可選擇在西安市的重要廣場、公園或交通樞紐等地進行展示,如大雁塔廣場、鐘鼓樓廣場、西安火車站廣場等,以便更多的市民和游客能夠欣賞到綠雕景觀。
六、制作與安裝
-
采用先進的建模和 3D 打印技術,精確制作綠雕的各個部分,確保細節和比例的準確性。
-
運用鋼骨架工藝進行安裝,保障綠雕的安全性和穩定性。
-
注重環保,在制作過程中盡量使用可回收材料,減少對環境的影響。
通過以上綠雕工程方案,能夠在陜西西安營造出濃厚的國慶氛圍,展示中國的民族復興成就和陜西的獨特魅力,激發人們的愛國情感和民族自豪感。同時,也為市民和游客提供一個美麗、歡樂的節日環境,讓大家共同慶祝國慶佳節。
在 2019 年國慶時,西安高新區就曾打造過類似的綠雕工程。當時,高新區黨工委、管委會精心打造了十座別具匠心的綠雕花壇,分布在延平門廣場、唐遺址公園北廣場等地,這些綠雕將國慶元素與高新特色完美融合,展現出高新區的新風貌、新氣象,表達了對祖國的深切祝福。以下是部分綠雕介紹:
-
都市之門南廣場的“創新之城、魅力高新”:通過飛機和盤旋的飄帶寓意高速發展的西安高新區,通過無人機展現不斷創新、順應時代信息化潮流的高新特點。
-
都市之門東廣場的“繁花似錦”:以雍容華貴的牡丹為主景,表達“70 載頌贊中華,崢嶸歲月共祝華誕”的美好寓意。
-
唐遺址公園北廣場的“壯麗 70 載”:通過花束表達高新區對祖國的祝福,飄揚的飄帶寓意祖國繁榮昌盛。
-
繞城高新區出入口的“和和美美”:以荷花元素寓意“和”及梅花元素寓意“美”,展現高新區人民生活和和美美,同時通過山川以及豎線條的流水元素表達堅持綠水青山的發展理念。
-
唐遺址公園延平門廣場的“喜上梅梢”:通過梅花喜鵲等元素寓意吉祥和諧,彩燈飄帶等元素烘托新中國成立 70 周年的喜慶氣氛。
-
高新路北廣場的“慶祝國慶”:通過 7 個五角星寓意新中國成立 70 周年,地擺花卉與國慶圖標相結合,營造熱烈喜慶的節日氣氛。
-
火炬大廈的“喜迎國慶”:通過 70 周年圖標等元素,展現高新區對祖國的美好祝福。
-
繞城河池寨出入口的“大干 123,建好首善區”:以動車穿過五環表達高新區堅持“創新之城,富強之城,美麗之城,時尚之城,幸福之城”的建設愿景,堅持“大干 123,建好首善區”的發展理念。
-
木塔寺公園北廣場的“百鳥朝鳳”:通過百鳥朝鳳的造型表達一種和諧美好的寓意,同時也展現高新區是一座幸福美麗之城。
-
永陽公園西南角廣場的“祝福祖國”:花束對雕塑臺階進行圍合,結合 70 年國慶圖標寓意高新區是一座幸福之城、美麗之城,同時表達對祖國的祝福。
這些綠雕在外觀設計上營造了濃濃的歡慶氛圍,具有十足的“高新范兒”;在施工工藝上融入了更多高科技元素,采取建模 3D 打印技術提升結構;在制作與安裝上采用鋼骨架工藝,保障安全性與穩定性;在節能環保方面實現創新突破,安裝自動澆灌裝置,采用可回收的純有機質土栽培綠植等。同時,搭配適宜的夜景燈光,創造出特有的景觀氛圍,首次將立體綠雕與花鏡景觀相結合,打造和諧生態的城市地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