獨本菊
獨本菊的三段根法是一種培育獨本菊的方法,具體包括以下四個環節:
1. 冬存:秋末冬初選母株根莖萌發的第一代健壯新芽進行扦插。選擇扦芽時,應選遠離母株在盆邊出土、芽頭豐滿抱頭、葉節均勻且長勢茁壯的第一代新芽,芽長以出土2-3cm、全長5cm左右為宜,可稍帶根須。扦芽床要求土壤滲透性強,扦插株行距4cm×8cm,扦插深度保持芽出土原來位置即可。扦插后需一次澆足水,然后放在低溫室或陽畦養護。養護時要注意通風透光,晝間溫度保持在10℃以下,夜間0℃左右,保持盆土潮潤,但不宜過濕。
2. 春種:次年4月份,當芽苗長到10-20cm高時,將苗移至室外背風向陽處。此時為一般養護階段,需注意根據季節變化適時適量澆水,讓幼苗正常發育成夏定階段的更新植株。幼苗上盆時,每盆一株,普通培養土不加底肥,根部帶些護心土,根須剪留3-4cm,上盆時帶4cm直徑的土坨,上盆后將土壓實并扣水,噴水保苗,隔日再澆透水。
3. 夏定:這是植株更新的階段。根據不同品種特性和母株長勢,自5月中旬至6月上旬分期摘心。高棵型花期晚的品種在5月下旬摘心,中棵型和中花期品種于6月初摘心,摘心時保留母株上部一段健壯的新枝干和新葉,以促進根莖新芽出土。摘除基部老葉的同時,將母株自上而下發生的側芽逐個抹去,選留2-3個壯芽,待7月中旬出土根芽漸成新株,高10cm左右時,及時選定節間短、發育健全、芽頭豐滿且長勢茁壯的新株,換盆定植。為使夏定苗形成老、中、青三段根,要隨著新株生長先后分三次填加土,并分別放入碎骨片、腐葉土、麻醬渣和過磷酸鈣等肥料。
4. 秋養:秋季是獨本菊的主要生長發育期,需全面養護管理。7月上中旬,根據新株的品種高低、強弱,換上菊花盆定植,盆土用普通培養土加0.5%磷肥和適量殺蟲滅菌農藥。上盆前先用柴草墊盆孔,再墊1cm厚培養土篩渣作排水層,上面蓋少許土,放20-50g蹄片作底肥。然后將定植新株和母本整坨移出,若根系生長過旺,可剪去外層根須,定植時保持新株直立,分次填滿盆土。上盆后可暫放半陰處,1周左右再轉正常養護,上盆1-2天內不澆透水,天氣干燥時可噴水保苗,遇雨晴后用清水噴灌降溫防腐。8月上旬末,待新株長壯且天氣漸涼時,剪掉母株。之后將盆土表層扦松,分別填入30%的一般培養土、加肥培養土和重肥培養土各一份,并剪掉埋入土中莖部的葉子。當埋土莖部發出第三段須根,植株發育明顯時,用細竹進行扎縛以防倒伏。9月中旬,植株根、莖、葉已成型,可填含20%-50%腐熟餅肥的培養土作催花肥,先撒肥土后扦松盆土再澆水。10月上旬,根據不同品種長勢,用0.1%尿素和0.5%磷酸二氫鉀的混合溶液每隔5天追施一次,或根外噴肥,每隔3天噴施一次,當發現葉脈增寬、顏色變深、葉片僵硬唰唰作響時,應減少用肥,花頭綻蕾透色后停肥。9月中旬植株現蕾后,需適時撥除側蕾,自上而下分三次陸續進行,先留第四個葉腋的1-2個側蕾做后備蕾,待正蕾發育正常充實時,再摘除后備蕾?;ɡ偻干?、芯瓣發育充實后,可將過高的支柱竹在花托之下處剪去,并在齊花托處綁牢花頭,使花型端正。
在實際操作中,需要注意各個環節的時間和具體操作可能會因品種、地域、氣候等因素而有所不同,應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調整。同時,要密切關注植株的生長狀況,及時處理可能出現的問題,以確保獨本菊的健康生長和良好發育。
如果您有獨本菊的相關需求,請添加我們客服聯系方式,了解更多信息。
- 上一篇:獨本菊品種介紹
- 下一篇:獨本菊和多頭菊的區別